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资源 > 正文

十大排序算法介绍及python实现(python3 排序算法)

off999 2024-10-27 11:50 20 浏览 0 评论

排序算法

排序算法简单地分为两类:比较排序和非比较排序,其中比较排序是通过比较元素的相对大小来实现排序,其复杂度的上限为O(nlogn),所以也称其为非线性时间排序;非比较排序不是通过比较元素相对大小来实现,通常能够以O(n)的复杂度来实现,所以也称其为线性时间排序,下面给出了十种排序算法的复杂度(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和稳定性

其中,n 表示需要排序的元素数量,k 表示桶的数量

LB三人组

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思想就是每次循环过程中,大的元素下降,小的元素上升,从而进行排序,具体过程如下:

代码如下:

def bubble_sort(a):
    n = len(a)
    flag = False   #设置标志位,避免无效排序
    for i in range(n-1, 0, -1):
        for j in range(i):
            if a[j] > a[j + 1]:
                a[j], a[j + 1] = a[j + 1], a[j]
                flag = True
        if not flag:
            break
    return a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90, 5, 83, 42, 12, 15]
    print(bubble_sort(a))

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的思想就是每次循环的过程中找到最小的值放在第一位,依次循环找到其他较小的值放在接下来的位置,通过查找进行排序,其过程如下:

代码如下:

def select_sort(a):
    n = len(a)
    for i in range(n - 1):
        min_index = i
        for j in range(i+1, n):
            if a[j] < a[min_index]:
                min_index = j
        a[i], a[min_index] = a[min_index], a[i]
    return a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90, 5, 83, 42, 12, 15]
    print(select_sort(a))

插入排序

插入排序的思想就是和之前的元素进行比较,大的元素放在后面,小的元素放在前面,具体过程如下:

代码如下:

def insert_sort(a):
    n = len(a)
    for i in range(1, n):
        cur_val = a[i]
        pos = i
        while pos > 0 and a[pos - 1] > cur_val:
            a[pos] = a[pos - 1]
            pos -= 1
        a[pos] = cur_val
    return a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90, 5, 83, 42, 12, 15]
    print(insert_sort(a))

希尔排序

希尔排序是插入排序的另一种变化,通过有间隔的插入排序并逐步减小间隔实现最终的排序,其过程如下:

代码如下:

def shell_sort(a):
    n = len(a)
    gap = n // 2
    while gap > 0:
        for i in range(gap):
            gap_insert(a, i, gap)   #有间隔的插入排序
        gap //= 2
    return a
def gap_insert(a, sta, gap):
    for i in range(sta + gap, len(a), gap):
        cur_val = a[i]
        pos = i
        while pos > sta and a[pos - gap] > cur_val:
            a[pos] = a[pos - gap]
            pos -= gap
        a[pos] = cur_val
    return a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90, 5, 83, 42, 12, 15]
    print(shell_sort(a))

NB三人组

归并排序

归并排序是基于分治的思想,将需要排序的数据分为两个子序列,对子序列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好序的子序列进行合并实现最终的排序,过程如下:

代码如下:

def merge_sort(a):
    if len(a) <= 1:
        return a
    n = len(a) // 2
    left = merge_sort(a[:n])    #子序列归并排序
    right = merge_sort(a[n:])
    return merge(left, right)   #合并排好序的子序列
def merge(left, right):
    l, r = 0, 0
    res = []
    while l < len(left) and r < len(right):
        if left[l] < right[r]:
            res.append(left[l])
            l += 1
        else:
            res.append(right[r])
            r += 1
    res.extend(left[l:])
    res.extend(right[r:])
    return res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90, 5, 83, 42, 12, 15]
    print(merge_sort(a))

堆排序

堆排序思想是建立一个大根堆,将堆顶位置与最后一个进行交换,再建立大根堆,重复上述操作实现排序,过程如下:

代码如下:

def heap_sort(a):
    n = len(a)
    for i in range(n // 2 - 1, -1, -1):
        siftdown(a, i, n - 1)          #建立大根堆
    for j in range(n - 1, 0, -1):
        a[0], a[j] = a[j], a[0]        #交换后,继续建立大根堆
        siftdown(a, 0, j-1)
    return a
def siftdown(a, sta, end):
    root = sta                  #根节点
    while True:
        child = 2 * root + 1    #左孩子节点
        if child > end:
            break
        if child + 1 <= end and a[child] < a[child + 1]:   #存在右孩子节点
            child += 1
        if a[root] < a[child]:                      #维护大根堆
            a[root], a[child] = a[child], a[root]
            root = child
        else:
            break
    return a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90, 5, 83, 42, 12, 15]
    print(heap_sort(a))

快速排序

快速排序的思想是选择一个基准线,将比基准线小的放在一边,比基准线大的放在另一边,通过对两部分进行排序实现最终的排序,过程如下:

代码如下:

def quick_sort(a):
    if len(a) <= 1:
        return a
    left = []
    right = []
    base = a.pop()
    for x in a:
        if x < base:
            left.append(x)
        else:
            right.append(x)
    return quick_sort(left) + [base] + quick_sort(right)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90, 5, 83, 42, 12, 15]
    print(quick_sort(a))

线性时间排序

计数排序

计数排序的思想是建立计数器,统计每个数字出现的次数,再将统计的结果输出实现最终的排序,过程如下:

代码如下:

def count_sort(a):
    n = len(a)
    max_val = max(a)
    count = [0] * (max_val + 1)
    for i in range(n):
        count[a[i]] += 1
    res = []
    for i in range(max_val + 1):
        for j in range(count[i]):
            res.append(i)
    return res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90, 5, 83, 42, 12, 15]
    print(count_sort(a))

桶排序

桶排序的思想就是将对应范围内的元素放进桶中,对桶中的元素进行排序,然后再将元素按照顺序取出,完成最终的排序,过程如下:

代码如下:

def bucket_sort(a,n=100,max_num=10000):
    buckets = [[] for _ in range(n)]   #创建桶
    for x in a:
        i = min(x // (max_num // n) , n - 1)
        buckets[i].append(x)           #将对应的数据放进桶中
        for j in range(len(buckets[i]) - 1 , 0 ,-1):
            if buckets[i][j] < buckets[i][j - 1]:
                buckets[i][j] , buckets[i][j - 1] = buckets[i][j - 1] , buckets[i][j]
            else:
                break
    result = []
    for bin in buckets:
        result.extend(bin)
    return result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90, 5, 83, 42, 12, 15]
    print(bucket_sort(a))

基数排序

基数排序的思想就是将整数按位分为不同的数字,对每个数字进行比较,具体过程如下:

代码如下:

def radix_sort(a):
    max_val = max(a)
    it = 0
    while 10 ** it <= max_val:
        buckets = [[] for _ in range(10)]
        for x in a:
            i = (x // (10 ** it)) % 10
            buckets[i].append(x)
        a = [j for i in buckets for j in i]
        it += 1
    return a


if __name__ == "__main__":
    a = [90, 5, 83, 42, 12, 15]
    print(radix_sort(a))

相关推荐

Python四种常用的高阶函数,你会用了吗

每天进步一点点,关注我们哦,每天分享测试技术文章本文章出自【码同学软件测试】码同学公众号:自动化软件测试码同学抖音号:小码哥聊软件测试1、什么是高阶函数把函数作为参数传入,这样的函数称为高阶函数例如:...

Python之函数进阶-函数加强(上)(python函数的作用增强代码的可读性)

一.递归函数递归是一种编程技术,其中函数调用自身以解决问题。递归函数需要有一个或多个终止条件,以防止无限递归。递归可以用于解决许多问题,例如排序、搜索、解析语法等。递归的优点是代码简洁、易于理解,并...

数据分析-一元线性回归分析Python

前面几篇介绍了数据的相关性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程度。如果我们已经发现变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了,接下来就可以通过回归分析,计算出具体的相关值,然后可以用于对其他数据的预测。本篇...

python基础函数(python函数总结)

Python函数是代码复用的核心工具,掌握基础函数的使用是编程的关键。以下是Python函数的系统总结,包含内置函数和自定义函数的详细用法,以及实际应用场景。一、Python内置函数(...

python进阶100集(9)int数据类型深入分析

一、基本概念int数据类型基本上来说这里指的都是整形,下一届我们会讲解整形和浮点型的转化,以及精度问题!a=100b=a这里a是变量名,100就是int数据对象,b指向的是a指向的对象,...

Python学不会来打我(73)python常用的高阶函数汇总

python最常用的高阶函数有counter(),sorted(),map(),reduce(),filter()。很多高阶函数都是将一个基础函数作为第一个参数,将另外一个容器集合作为第二个参数,然...

python中有哪些内置函数可用于编写数值表达式?

在Python中,用于编写数值表达式的内置函数很多,它们可以帮助你处理数学运算、类型转换、数值判断等。以下是常用的内置函数(不需要导入模块)按类别归类说明:一、基础数值处理函数函数作用示例ab...

如何在Python中获取数字的绝对值?

Python有两种获取数字绝对值的方法:内置abs()函数返回绝对值。math.fabs()函数还返回浮点绝对值。abs()函数获取绝对值内置abs()函数返回绝对值,要使用该函数,只需直接调用:a...

【Python大语言模型系列】使用dify云版本开发一个智能客服机器人

这是我的第359篇原创文章。一、引言上篇文章我们介绍了如何使用dify云版本开发一个简单的工作流:【Python大语言模型系列】一文教你使用dify云版本开发一个AI工作流(完整教程)这篇文章我们将引...

Python3.11版本使用thriftpy2的问题

Python3.11于2022年10月24日发布,但目前thriftpy2在Python3.11版本下无法安装,如果有使用thriftpy2的童鞋,建议晚点再升级到最新版本。...

uwsgi的python2+3多版本共存(python多版本兼容)

一、第一种方式(virtualenv)1、首先,机器需要有python2和python3的可执行环境。确保pip和pip3命令可用。原理就是在哪个环境下安装uwsgi。uwsgi启动的时候,就用的哪个...

解释一下Python脚本中版本号声明的作用

在Python脚本中声明版本号(如__version__变量)是一种常见的元数据管理实践,在IronPython的兼容性验证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版本号声明的核心作用及实现原理:一、版本号...

除了版本号声明,还有哪些元数据可以用于Python脚本的兼容性管理

在Python脚本的兼容性管理中,除了版本号声明外,还有多种元数据可以用于增强脚本与宿主环境的交互和验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元数据类型及其应用场景:一、环境依赖声明1.Python版本要求pyth...

今年回家没票了?不,我有高科技抢票

零基础使用抢票开源软件Py12306一年一度的抢票季就要到了,今天给大家科普一下一款软件的使用方法。软件目前是开源的,禁止用于商用。首先需要在电脑上安装python3.7,首先从官网下载对应的安装包,...

生猛!春运抢票神器成GitHub热榜第一,过年回家全靠它了

作者:车栗子发自:凹非寺量子位报道春节抢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过年回家那肯定需要抢票,每年的抢票大战,都是一场硬战,没有一个好工具,怎么能上战场死锁呢。今天小编推荐一个Python抢票工具,送到...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