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机器学习系列之scikit-learn决策树分类问题简单实践
off999 2024-11-26 07:24 31 浏览 0 评论
1.决策树分类问题实践
在前面的一个章节中,我们简要地概述了一下决策树的原理知识,了解了一下决策树分支原理,调参过程以及可视化决策树:
在决策树DecisionTree中,DecisionTreeClassifier是能够处理一些分类问题的。与其他分类器一样,DecisionTreeClassifier将两个数组作为输入:一个数组X,稀疏或者密集,shape (n_samples, n_features),以及一个整数值数组Y,shape (n_samples,)
from sklearn import tree
X = [[0, 0], [1, 1]]
Y = [0, 1]
clf = tree.DecisionTreeClassifier()
clf = clf.fit(X, Y)拟合后,该模型可用于预测样本类别:
clf.predict([[2., 2.]])
array([1])如果存在多个具有相同且最高概率的类,分类器将预测这些类中具有最低索引的类。
作为输出特点类的替代方法,可以预测每个类的概率,即该类在叶子节点中的训练样本的分数:
clf.predict_proba([[2., 2.]])
array([[0., 1.]])DecisionTreeClassifier能够进行二元(其中标签为[-1,1])分类和多分类(其中标签为[0,.....,k-1])分类。
下面通过一个简单的官方示例来了解下,绘制根据iris数据集的一对特征进行训练的决策树的决策面。
对于每一对iris数据集特征,决策树学习由训练样本推断的简单阈值规则组合构成的决策边界。
1.1 加载数据集
首先加载scikit-learn附带的iris数据集样本:
from sklearn.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
iris = load_iris()通过数据集的属性简单探索下iris数据集的结构:
iris.data.shape
(150, 4)通过shape属性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iris数据集是一个二维矩阵,数据集中有150个样本,每一个样本包含4个特征属性;
iris.target.shape
(150,)其实,标签数据是一个一维矩阵,标签中也有150个样本;从这里能够充分说明iris数据集中,特征的样本数与标签的样本数是一样的,都是150个样本。
import numpy as np
np.unique(iris.target)
array([0, 1, 2])iris.target_names
array(['setosa', 'versicolor', 'virginica'], dtype='<U10')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可以验证标签数据集中包含3个类别,分别是:setosa,versicolor和virginica。
import pandas as pd
csv = pd.concat([pd.DataFrame(iris.data, columns=iris.feature_names), pd.DataFrame(iris.target, columns=['target'])], axis=1)
csvcsv.head()通过pandas将数据集转化成csv格式,调用head()函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iris数据集的全貌,经过简单的探索,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iris数据集是一个包含150个样本数据,4个特征向量,以及标签包含150个样本和3个分类的数据集。
1.2建立模型
下面开始建立决策树模型,导入决策树模块和一些辅助的模块:
# 处理数组和矩阵的模块
import numpy as np
# 处理画图的模块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 决策树模块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DecisionTreeClassifier# 定义所需要的参数
n_classes = 3
plot_colors = "ryb"
plot_step = 0.02# 设置画布大小
plt.figure(figsize=(12, 6))
for pairidx, pair in enumerate([[0, 1], [0, 2], [0, 3], [1, 2], [1, 3], [2, 3]]):
X = iris.data[:, pair]
y = iris.target
# 训练模型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fit(X, y)
# 画图
plt.subplot(2, 3, pairidx + 1)
x_min, x_max = X[:, 0].min() - 1, X[:, 0].max() + 1
y_min, y_max = X[:, 1].min() - 1, X[:, 1].max() + 1
xx, yy = np.meshgrid(
np.arange(x_min, x_max, plot_step), np.arange(y_min, y_max, plot_step)
)
plt.tight_layout(h_pad=0.5, w_pad=0.5, pad=2.5)
# 预测
Z = clf.predict(np.c_[xx.ravel(), yy.ravel()])
Z = Z.reshape(xx.shape)
cs = plt.contourf(xx, yy, Z, cmap=plt.cm.RdYlBu)
plt.xlabel(iris.feature_names[pair[0]])
plt.ylabel(iris.feature_names[pair[1]])
for i, color in zip(range(n_classes), plot_colors):
idx = np.where(y == i)
plt.scatter(
X[idx, 0],
X[idx, 1],
c=color,
label=iris.target_names[i],
cmap=plt.cm.RdYlBu,
edgecolor="black",
s=15,
)
plt.suptitle("Decision surface of decision trees trained on pairs of features")
plt.legend(loc="lower right", borderpad=0, handletextpad=0)
_ = plt.axis("tight")1.3运行效果
上面的代码在jupyter lab里运行如下:
绘制的决策树决策边界如上图所示,我们可以简单总结如下:
- iris数据集在决策树上经过训练(fit)和预测(predict)后,绘制出3个决策面,因为iris数据集中包括3个分类;
- 3种不同的颜色对应3种不同的分类,通过3个不同的决策面把iris数据集划分成3个不同的类别;
- 仔细观察绘制的图例,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相同颜色的点都落在了相同颜色的面,红色点落在红色面中,蓝色点落在蓝色面中;这表示这部分样本被正确的分类了,也就是说大部分样本都被正确地分类了;
- 每个分类的决策面都存在一条清晰明确的分割线,把3个类别划分开;
- 当我们放大图例的图片时,我们可以看到有极个别的点落在了其他分类的决策面中,比如:有几个红色的点落在了蓝色的决策面中,这说明这部分少数的点被误分类了;
- 大部分点都落在了正确的决策面,少数部分点落在了其他决策面,这充分说明决策树DecisionTreeClassifier分类的准确率不是100%正确分类的,存在一定比例的错误分类;
- 少数点落在其他决策面的问题就是错误分类的问题;
1.4绘制决策树结构
下面通过简单的几行代码来可视化下iris数据集上,决策树的形状:
from sklearn.tree import plot_tree
plt.figure(figsize=(16, 9))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fit(iris.data, iris.target)
plot_tree(clf,
filled=True,
rounded=True,
feature_names=iris.feature_names,
class_names=['setosa', 'versicolor', 'virginica'])
plt.title("Decision tree trained on all the iris features")
plt.savefig('DecisionTreeClassifier.jpg')
plt.show()通过scikit-learn模块的plot_tree函数,我们可以轻松地绘制一棵决策树的树结构:
- 决策树有一个根节点,许多父节点和叶子节点;
- 每一个节点,不管是根节点,父节点还是叶子节点,都包含许多信息,例如:gini系数;因为决策树默认的分枝方法“不纯度”采用的是gini系数;
- 这棵决策树的节点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分类类别,当节点的颜色越深的时候,该节点的gini系数也是最低的;
- 决策树的所有叶子节点的gini系数都为0,也就是说不纯度为0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出标签的一个类别了;
1.5探索决策树结构
我们详细地探索下每一个节点都包含哪些数据,都有哪些含义:
- 每棵树节点都有5行数据,每行数据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 第一行数据表示对特征点进行提问,该节点分枝的左节点是对这个提问的YES回答,该节点分枝的右节点是对这个提问的NO回答;
- 第二行数据是不纯度指标,默认是gini系数的值;通过这棵决策树我们不难发现整个决策树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gini系数是不断变小的;也就是说不纯度是降低的。
- 不纯度基于节点来计算,树中的每个节点都会有一个不纯度,并且子节点的不纯度一定是低于父节点的,也就是说,在同一棵决策树上,叶子节点的不纯度一定是最低的。
- 第三行数据samples表示该节点包含的样本数量;
- 第四行数据value表示标签的每一个类别所占的数量,因为iris数据集中标签包含3个类别,所以value是包含3个数值的数组;
- 第五行数据class表示该节点所在的分类类别;
我们再深入的探索下,在这棵决策树中哪些特征指标对这棵树起决定性作用呢?我们可以使用决策树的关键属性feature_importances_来看一下,哪些特征对这样一棵决策树的贡献最大。
clf.feature_importances_
[*zip(iris.feature_names,clf.feature_importances_)]我们来简单分析下,iris数据集中一个样本包含4个特征数据,其中“petal length”花瓣的长度对这棵决策树的贡献是最大的,因为它的数值最大,数值越大对决策树的贡献也就越大;“sepal width”萼片宽度对这棵决策树的贡献最小,它的值为0。
1.6决策树的准确率
下面我们通过简单的几行代码来了解下决策树分类的准确率问题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Xtrain, Xtest, Ytrain, Ytest = train_test_split(iris.data,iris.target,test_size=0.3)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
clf = clf.fit(Xtrain, Ytrain)
#返回预测的准确度accuracy
score = clf.score(Xtest, Ytest)
score运行效果如下:
可以通过决策树DecisionTreeClassifier的score函数获取决策树分类的准确率,通过以上代码我们可以非常容易的获取一棵默认参数的决策树在iris数据集上分类的准确率为95%以上;
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所有接口中要求输入X_train和X_test的部分,输入的特征矩阵必须至少是一个二维矩阵。sklearn不接受任何一维矩阵作为特征矩阵被输入。如果你的数据的确只有一个特征,那必须用reshape(-1,1)来给矩阵增维;如果你的数据只有一个特征和一个样本,使用reshape(1,-1)来给你的数据增维。
1.7决策树随机性
random_state用来设置分枝中的随机模式的参数,默认None,在高维度时随机性会表现更明显,低维度的数据,随机性几乎不会显现。输入任意整数,会一直长出同一棵树,让模型稳定下来。
当我们反复运行上面决策树准确率的代码的时候,输出的score会每运行一次数值就会变化一次,这是因为我们建立的决策树模型没有设定任何参数,都是采用决策树默认的参数,那么当我们给决策树设定一个random_state看看效果如何?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random_state=10)
clf = clf.fit(Xtrain, Ytrain)
#返回预测的准确度accuracy
score = clf.score(Xtest, Ytest)
score当我们加上random_state参数后,无论运行多少次上面的代码,score的输出值就已经能够确定下来了,也就是说score的值不会再改变了;random_state的取值可以是任意整数值,它只是代表决策树的随机性能够被确定下来。
1.8决策树剪枝参数
在不加限制的情况下,一棵决策树会生长到衡量不纯度的指标最优,或者没有更多的特征可用为止。这样的决策树往往会过拟合,这就是说,它会在训练集上表现很好,但在测试集上却表现糟糕。我们收集的样本数据不可能和整体的状况完全一致,因此当一棵决策树对训练数据有了过于优秀的解释性,它找出的规则必然包含了训练样本中的噪声,并使它对未知数据的拟合程度不足。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random_state=30
,max_depth=3
,min_samples_leaf=10
,min_samples_split=10
)
clf = clf.fit(iris.data, iris.target)
plt.figure(figsize=(16, 9))
plot_tree(clf,
filled=True,
rounded=True,
feature_names=iris.feature_names,
class_names=['setosa', 'versicolor', 'virginica'])
plt.savefig('cut_DecisionTreeClassifier.jpg')
plt.show()剪枝后的决策树运行效果:
通过运行后生成的剪枝决策树结构与上面没有剪枝的决策树结构进行对比,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剪枝后的决策树的树结构更加扁平化了,树的深度降低了。具体参数解释如下:
- random_state用来设置分枝中的随机模式的参数,默认None;
- max_depth限制树的最大深度,超过设定深度的树枝全部剪掉;
- min_samples_leaf和min_samples_split表示min_samples_leaf限定一个节点在分枝后的每个子节点都必须包含至少min_samples_leaf个训练样本,否则分枝就不会发生,或者,分枝会朝着满足每个子节点都包含min_samples_leaf个样本的方向去发生;
1.9确认最优的剪枝参数
那具体怎么来确定每个参数填写什么值呢?这时候,我们就要使用确定超参数的曲线来进行判断了,继续使用我们已经训练好的决策树模型clf。超参数的学习曲线,是一条以超参数的取值为横坐标,模型的度量指标为纵坐标的曲线,它是用来衡量不同超参数取值下模型的表现的线。在我们建好的决策树里,我们的模型度量指标就是score。
scores=[]
for i in range(10):
clf = DecisionTreeClassifier(max_depth=i+1,
random_state=10)
clf = clf.fit(Xtrain, Ytrain)
score= clf.score(Xtest, Ytest)
scores.append(score)plt.plot(range(1,11),scores,color="red",label="max_depth")
plt.grid()
plt.legend()
plt.savefig('max_depth.jpg')
plt.show()运行效果图:
通过上面的学习曲线,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当max_depth为3的时候,我们的这个决策树模型的准确率已经保持不变了,最大准确率保持在97%以上;也就是说这棵决策树在保持其他默认参数的情况下,树的最大深度为3的时候,这棵决策树的分类效果是最后的,分类准确率最高。
无论如何,剪枝参数的默认值会让树无尽地生长,这些树在某些数据集上可能非常巨大,对内存的消耗也非常巨大。所以如果你手中的数据集非常巨大,你已经预测到无论如何你都是要剪枝的,那提前设定这些参数来控制树的复杂性和大小会比较好。
至此,我们已经学完了决策树DecisionTreeClassifier和用决策树绘图(plot_tree)的所有基础。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参考资料:
https://scikit-learn.org/stable/modules/tree.html
- 上一篇:python决策树-2
- 下一篇:使用Scikit-Learn了解决策树分类
相关推荐
- directx官方下载win7(directx download)
-
点开始-----运行,输入dxdiag,回车后打开“DirectX诊断工具”窗口,进入“显示”选项卡,看一下是否启用了加速,没有的话,单击下面的“DirectX功能”项中的“启用”按钮,这样便打开了D...
- u盘视频无法播放怎么办(u盘上视频没办法播放)
-
解决办法:1.检查U盘存储格式是否为FAT32,如果不是,请将其格式化为FAT32; 2.检查U盘中视频文件是否损坏,如果有损坏文件,请尝试重新复制一份; 3.检查U盘中存储...
-
- 笔记本电脑无法正常启动怎么修复
-
1.可以解决。2.Windows未能启动可能是由于系统文件损坏、硬件故障或病毒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解决方法可以尝试使用Windows安全模式启动、修复启动、还原系统、重装系统等方法。3.如果以上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可以考虑联系专业的电脑...
-
2025-11-16 04:03 off999
- 联想设置u盘为第一启动项(联想怎么设置u盘启动为第一启动项)
-
联想电脑设置u盘为第一启动项方法如下一、将电脑开机,开机瞬间按F2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二、在上面5个选项里找到boot选项,这里按键盘上左右键来移动三、这里利用键盘上下键选到USB选项,然后按F5/...
-
- 家用路由器哪个牌子最好信号最稳定
-
TP-LINK最好,信号最稳定。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的硬件设备,在网络间起网关的作用,是读取每一个数据包中的地址然后决定如何传送的专用智能性的网络设备。它能够理解不同的协议,例如某个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协议,因特网使用的TCP/IP协议...
-
2025-11-16 03:03 off999
- 安卓纯净版系统(安卓的纯净模式)
-
安卓系统有纯净模式的,安卓系统必须有纯净模式的,刷入纯净版系统可以去除一些预装的应用和系统自带软件,提高手机的运行速度和使用体验。但需要注意的是刷机有一定风险,请确保你已经备份好手机数据并了解安装风险...
- deepin系统怎么安装软件(deepin操作系统怎么安装软件)
-
deepin是一个基于Linux的操作系统,它默认不支持APK应用。要在deepin上安装APK应用,需要先安装一个Android模拟器,例如Anbox,然后从GooglePlayStore或其他...
-
- 下载app安装包(下载app安装包损坏)
-
1,没有刷机过的,可以在手机里面,找到系统自带的文件管理-(如图),2,点开后,可以直接看到文件分类,找到,安装包,点开,(如下图)3,即可看到手机里面的未安装APP;操作方法01如果是直接在浏览器上下载的软件,那就直接点开浏览器,然后点击...
-
2025-11-16 01:51 off999
- window7旗舰版密码忘记(win7密码忘记了怎么办旗舰版)
-
1、重启电脑按f8选择“带命令提示符的安全模式”,跳出“CommandPrompt”窗口。2、在窗口中输入“netuserasd/add”回车,再升级输入“netlocalgroupadmi...
- windows7界面(windows7界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
您好!Windows7一般有两种界面。一种为Aero界面,一种为经典界面。Aero界面还包含三个小分类:性能最佳Aero,BasicAero,对比度Aero。性能最佳Aero是Windows7最...
- wps截图快捷键(WPS截图快捷键是哪个)
-
在WPS中进行截屏,可以通过快捷键来实现。具体操作在按下“Alt+PrtSc”之后,就会将当前屏幕截图保存到剪贴板中。若需要将截图保存为图片文件,则在粘贴时选择“文件夹”而不是“粘贴”,再选定存储...
- 电脑主机自动关机是什么原因
-
原因一、软件 1.病毒破坏,自从有了计算机以后不久,计算机病毒也应运而生。当网络成为当今社会的信息大动脉后,病毒的传播更加方便,所以也时不时的干扰和破坏我们的正常工作。比较典型的就是前一段时间对...
- 显示桌面快捷键(怎么设置桌面快捷图标)
-
电脑上显示桌面的快捷键如下:1,常用。同时按Win徽标键+D键(win键位于Ctrl与Alt之间像个飘起来的田字):按一次显示桌面,再同时按一次返回到窗口。2,同时按Win徽标键+M:原本含义是“...
- 如何使用u盘拷贝文件(如何使用u盘拷贝文件到电脑)
-
1、插入u盘,在桌面上或“我的电脑”中能查看u盘信息。2、在电脑中找到需要拷贝的文件,右键点击复制。3、进入u盘界面,在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粘贴”即可拷贝到u盘。或者,同时打开需要复制的文件窗口和u...
欢迎 你 发表评论:
- 一周热门
-
-
抖音上好看的小姐姐,Python给你都下载了
-
全网最简单易懂!495页Python漫画教程,高清PDF版免费下载
-
Python 3.14 的 UUIDv6/v7/v8 上新,别再用 uuid4 () 啦!
-
python入门到脱坑 输入与输出—str()函数
-
飞牛NAS部署TVGate Docker项目,实现内网一键转发、代理、jx
-
宝塔面板如何添加免费waf防火墙?(宝塔面板开启https)
-
Python三目运算基础与进阶_python三目运算符判断三个变量
-
(新版)Python 分布式爬虫与 JS 逆向进阶实战吾爱分享
-
慕ke 前端工程师2024「完整」
-
失业程序员复习python笔记——条件与循环
-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python计时 (73)
- python安装路径 (56)
- python类型转换 (93)
- python进度条 (67)
- python吧 (67)
- python的for循环 (65)
- python格式化字符串 (61)
- python静态方法 (57)
- python列表切片 (59)
-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 (60)
- python 代码加密 (65)
- python串口编程 (77)
- python封装 (57)
- python写入txt (66)
- python读取文件夹下所有文件 (59)
- 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 (66)
- python获取列表的长度 (64)
- python接口 (63)
- python调用函数 (57)
- python多态 (60)
- python匿名函数 (59)
- python打印九九乘法表 (65)
- python赋值 (62)
- python异常 (69)
- python元祖 (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