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资源 > 正文

解决跨域问题的8种方法,含网关、Nginx和SpringBoot~

off999 2025-02-07 18:44 33 浏览 0 评论

跨域问题是浏览器为了保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实施了同源策略(Same-Origin Policy),即只允许页面请求同源(相同协议、域名和端口)的资源,当 JavaScript 发起的请求跨越了同源策略,即请求的目标与当前页面的域名、端口、协议不一致时,浏览器会阻止请求的发送或接收。

解决跨域问题方案

跨域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解决:

  1. 应用层面解决:例如 Spring Boot 项目中解决跨域问题。
  2. 反向代理解决:例如 Nginx 中解决跨域问题。
  3. 网关中解决:例如 Spring Cloud Gateway 中解决跨域问题。

而这 3 类解决方案,总共包含了 8 种解决方案,一起来看。

1.Spring Boot 中解决跨域

在 Spring Boot 中跨域问题有以下 5 种解决方案:

  1. 使用 @CrossOrigin 注解实现跨域【局域类跨域】
  2. 通过配置文件实现跨域【全局跨域】
  3. 通过 CorsFilter 对象实现跨域【全局跨域】
  4. 通过 Response 对象实现跨域【局域方法跨域】
  5. 通过实现 ResponseBodyAdvice 实现跨域【全局跨域】

接下来详细来看。

1.1 通过注解跨域

使用 @CrossOrigin 注解可以轻松的实现跨域,此注解既可以修饰类,也可以修饰方法。当修饰类时,表示此类中的所有接口都可以跨域;当修饰方法时,表示此方法可以跨域,它的实现如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CrossOrigi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util.HashMap;
@RestController
@CrossOrigin(origins = "*")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test")
    public HashMap test() {
        return new HashMap() {{
            put("state", 200);
            put("data", "success");
            put("msg", "");
        }};
    }
}

以上代码的执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前端项目访问另一个后端项目成功了,也就说明它解决了跨域问题。


优缺点分析

此方式虽然虽然实现(跨域)比较简单,但细心的朋友也能发现,使用此方式只能实现局部跨域,当一个项目中存在多个类的话,使用此方式就会比较麻烦(需要给所有类上都添加此注解)。

1.2 通过配置文件跨域

通过设置配置文件的方式就可以实现全局跨域了,它的实现步骤如下:

  • 创建一个新配置文件。
  • 添加 @Configuration 注解,实现 WebMvcConfigurer 接口。
  • 重写 addCorsMappings 方法,设置允许跨域的代码。

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config.annotation.CorsRegistry;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config.annotation.WebMvcConfigurer;

@Configuration // 一定不要忽略此注解
public class CorsConfig implements WebMvcConfigur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CorsMappings(CorsRegistry registry) {
        registry.addMapping("/**") // 所有接口
        .allowCredentials(true) // 是否发送 Cookie
        .allowedOriginPatterns("*") // 支持域
        .allowedMethods(new String[]{"GET", "POST", "PUT", "DELETE"}) // 支持方法
        .allowedHeaders("*")
        .exposedHeaders("*");
    }
}

1.3 通过 CorsFilter 跨域

此实现方式和上一种实现方式类似,它也可以实现全局跨域,它的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ors.CorsConfiguration;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cors.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filter.CorsFilter;

@Configuration // 一定不能忽略此注解
public class MyCorsFilter {
    @Bean
    public CorsFilter corsFilter() {
        // 1.创建 CORS 配置对象
        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 new CorsConfiguration();
        // 支持域
        config.addAllowedOriginPattern("*");
        // 是否发送 Cookie
        config.setAllowCredentials(true);
        // 支持请求方式
        config.addAllowedMethod("*");
        // 允许的原始请求头部信息
        config.addAllowedHeader("*");
        // 暴露的头部信息
        config.addExposedHeader("*");
        // 2.添加地址映射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corsConfigurationSource = new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corsConfigurationSource.register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 3.返回 CorsFilter 对象
        return new CorsFilter(corsConfigurationSource);
    }
}

1.4 通过 Response 跨域

此方式是解决跨域问题最原始的方式,但它可以支持任意的 Spring Boot 版本(早期的 Spring Boot 版本也是支持的)。但此方式也是局部跨域,它应用的范围最小,设置的是方法级别的跨域,它的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questMapping;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RestController;
import javax.servlet.http.HttpServletResponse;
import java.util.HashMap;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TestController {
    @RequestMapping("/test")
    public HashMap test(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
        // 设置跨域
        response.setHeader("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return new HashMap() {{
            put("state", 200);
            put("data", "success");
            put("msg", "");
        }};
    }
}

1.5 通过 ResponseBodyAdvice 跨域

通过重写 ResponseBodyAdvice 接口中的 beforeBodyWrite(返回之前重写)方法,我们可以对所有的接口进行跨域设置,它的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re.MethodParameter;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MediaTyp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server.ServerHttpRequest;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http.server.ServerHttpRespons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bind.annotation.ControllerAdvice;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mvc.method.annotation.ResponseBodyAdvice;

@ControllerAdvice
public class ResponseAdvice implements ResponseBodyAdvice {
    /**
     * 内容是否需要重写(通过此方法可以选择性部分控制器和方法进行重写)
     * 返回 true 表示重写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supports(MethodParameter returnType, Class converterType) {
        return true;
    }
    /**
     * 方法返回之前调用此方法
     */
    @Override
    public Object beforeBodyWrite(Object body, MethodParameter returnType, MediaType selectedContentType,
                                  Class selectedConverterType, ServerHttpRequest request,
                                  ServerHttpResponse response) {
        // 设置跨域
        response.getHeaders().set("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return body;
    }
}

此实现方式也是全局跨域,它对整个项目中的所有接口有效。

2.Nginx 中解决跨域

在 Nginx 服务器的配置文件中添加以下代码: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your_domain.com;
    location /api {
        # 允许跨域请求的域名,* 表示允许所有域名访问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 允许跨域请求的方法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 'GET, POST, OPTIONS';

        # 允许跨域请求的自定义 Header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 'Origin, X-Requested-With, Content-Type, Accept';

        # 允许跨域请求的 Credential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

        # 预检请求的存活时间,即 Options 请求的响应缓存时间
        add_header 'Access-Control-Max-Age' 3600;

        # 处理预检请求
        if ($request_method = 'OPTIONS') {
            return 204;
        }
    }
    # 其他配置...
}

上述示例中,location /api 代表配置针对 /api 路径的请求进行跨域设置。可以根据具体需要修改 location 的值和其他相关参数。配置中的 add_header 指令用于设置响应头部,常用的响应头部包括以下这些:

  •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用于指定允许跨域的域名,可以设置为 * 表示允许所有域名访问。
  •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用于指定允许的跨域请求的方法,例如 GET、POST、OPTIONS 等。
  •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用于指定允许的跨域请求的自定义 Header。
  •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用于指定是否允许跨域请求发送和接收 Cookie。
  • Access-Control-Max-Age:用于设置预检请求(OPTIONS 请求)的响应缓存时间。

3.网关中解决跨域

Spring Cloud Gateway 中解决跨域问题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实现:

  1. 通过在配置文件中配置跨域实现。
  2. 通过在框架中添加 CorsWebFilter 来解决跨域问题。

3.1 配置文件中设置跨域

在 application.yml 或 application.properties 中添加以下配置:

spring:
  cloud:
    gateway:
      globalcors:
        corsConfigurations:
          '[/**]': # 这里的'/**'表示对所有路由生效,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为特定路径
            allowedOrigins: "*" # 允许所有的源地址,也可以指定具体的域名
            allowedMethods: # 允许的 HTTP 方法类型
              - GET
              - POST
              - PUT
              - DELETE
              - OPTIONS
            allowedHeaders: "*" # 允许所有的请求头,也可以指定具体的请求头
            allowCredentials: true # 是否允许携带凭证(cookies)
            maxAge: 3600 # CORS预检请求的有效期(秒)

其中:

  • allowedOrigins: 设置允许访问的来源域名列表,"*" 表示允许任何源。
  • allowedMethods: 指定哪些HTTP方法可以被用于跨域请求。
  • allowedHeaders: 客户端发送的请求头列表,"*" 表示允许任何请求头。
  • allowCredentials: 当设为 true 时,允许浏览器在发起跨域请求时携带认证信息(例如 cookies)。
  • maxAge: 预检请求的结果可以在客户端缓存的最大时间。

通过这样的配置,Spring Cloud Gateway 网关将自动处理所有经过它的跨域请求,并添加相应的响应头,从而允许前端应用执行跨域请求。

3.2 添加 CorsWebFilter 来解决跨域问题

在 Spring-Framework 从 5.3 版本之前,使用以下代码可以让 Spring Cloud Gateway 网关允许跨域: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GlobalCorsConfig {
    @Bean
    public CorsWebFilter corsWebFilter() {
        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 new CorsConfiguration();
        // 这里仅为了说明问题,配置为放行所有域名,生产环境请对此进行修改
        config.addAllowedOrigin("*");
        // 放行的请求头
        config.addAllowedHeader("*");
        // 放行的请求类型,有 GET, POST, PUT, DELETE, OPTIONS
        config.addAllowedMethod("*"); 
        // 暴露头部信息
        config.addExposedHeader("*"); 
        // 是否允许发送 Cookie
        config.setAllowCredentials(true);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source = new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source.register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return new CorsWebFilter(source);
    }
}

而 Spring-Framework 5.3 版本之后,关于 CORS 跨域配置类 CorsConfiguration 中将 addAllowedOrigin 方法名修改为 addAllowedOriginPattern,因此配置了变成了以下这样:

@Configuration
public class GlobalCorsConfig {

    @Bean
    public CorsWebFilter corsWebFilter() {
        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 new CorsConfiguration();
        // 这里仅为了说明问题,配置为放行所有域名,生产环境请对此进行修改
        config.addAllowedOriginPattern("*");
        // 放行的请求头
        config.addAllowedHeader("*");
        // 放行的请求类型,有 GET, POST, PUT, DELETE, OPTIONS
        config.addAllowedMethod("*"); 
        // 暴露头部信息
        config.addExposedHeader("*"); 
        // 是否允许发送 Cookie
        config.setAllowCredentials(true);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source = new UrlBasedCorsConfigurationSource();
        source.registerCorsConfiguration("/**", config);
        return new CorsWebFilter(source);
    }
}

小结

跨域问题可以在网关层、反向代理层或应用层来解决,而它们的使用优先级是:网关层 > 代理层 > 应用层。因为越靠前覆盖范围就越大,解决跨域问题就越容易。

课后思考

为什么跨域问题竟有 8 种解决方案?这 8 种解决方案有没有相同之处?跨域问题的本质是啥?

欢迎评论区,写出你的答案。点赞过 50,更新下一篇文章,谢谢大家!

本文已收录到我的面试小站 [www.javacn.site](https://www.javacn.site),其中包含的内容有:Redis、JVM、并发、并发、MySQL、Spring、Spring MVC、Spring Boot、Spring Cloud、MyBatis、设计模式、消息队列等模块。

相关推荐

如何理解python中面向对象的类属性和实例属性?

类属性和实例属性类属性就是给类对象中定义的属性通常用来记录与这个类相关的特征类属性不会用于记录具体对象的特征类属性的理解:类属性是与类自身相关联的变量,而不是与类的实例关联。它们通...

Java程序员,一周Python入门:面向对象(OOP) 对比学习

Java和Python都是**面向对象编程(OOP)**语言,无非是类、对象、继承、封装、多态。下面我们来一一对比两者的OOP特性。1.类和对象Java和Python都支持面向对象...

松勤技术精选:Python面向对象魔术方法

什么是魔术方法相信大家在使用python的过程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双下划线开头,双下划线结尾的方法,我们把它统称为魔术方法魔术方法的特征魔术方法都是双下划线开头,双下划线结尾的方法魔术方法都是pytho...

[2]Python面向对象-【3】方法(python3 面向对象)

方法的概念在Python中,方法是与对象相关联的函数。方法可以访问对象的属性,并且可以通过修改对象的属性来改变对象的状态。方法定义在类中,可以被该类的所有对象共享。方法也可以被继承并重载。方法的语法如...

一文带你理解python的面向对象编程(OOP)

面向对象编程(OOP,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是一个较难掌握的概念,而Python作为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在学习其OOP特性时,许多人都会对“继承”和“多态”等...

简单学Python——面向对象1(编写一个简单的类)

Python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在Python中所有的数据类型都是对象。在Python中,也可以自创对象。什么是类呢?类(Class)是...

python进阶突破面向对象——四大支柱

面向对象编程(OOP)有四大基本特性,通常被称为"四大支柱":封装(Encapsulation)、继承(Inheritance)、多态(Polymorphism)和抽象(Abstrac...

Python学不会来打我(51)面向对象编程“封装”思想详解

在面向对象编程(Object-OrientedProgramming,简称OOP)中,“封装(Encapsulation)”是四大核心特性之一(另外三个是继承、多态和抽象),它通过将数据(属性)和...

Python之面向对象:对象属性解析:MRO不够用,补充3个方法

引言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谈及Python在继承关系,尤其是多继承中,一个对象的属性的查找解析顺序。由于当时的语境聚焦于继承关系,所以只是简要提及了属性解析顺序同方法的解析顺序,而方法的解析顺序,在Py...

Python之面向对象:通过property兼顾属性的动态保护与兼容性

引言前面的文章中我们简要提及过关于Python中私有属性的使用与内部“名称混淆”的实现机制,所以,访问私有属性的方法至少有3种做法:1、使用实例对象点操作符的方式,直接访问名称混淆后的真实属性名。2、...

Python之面向对象:私有属性是掩耳盗铃还是恰到好处

引言声明,今天的文章中没有一行Python代码,更多的是对编程语言设计理念的思考。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关于Python面向对象封装特性的私有属性的相关内容,提到了Python中关于私有属性的实现是通过“...

Python中的私有属性与方法:解锁面向对象编程的秘密

Python中的私有属性与方法:解锁面向对象编程的秘密在Python的广阔世界里,面向对象编程(OOP)是一种强大而灵活的方法论,它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代码、管理状态,并构建可复用的软件组件。而在这个框...

Python 面向对象:掌握类的继承与组合,让你的代码更高效!

引言:构建高效代码的基石Python以其简洁强大的特性,成为众多开发者首选的编程语言。而在Python的面向对象编程(OOP)范畴中,类的继承和组合无疑是两大核心概念。它们不仅能帮助我们实现代码复用,...

python进阶-Day2: 面向对象编程 (OOP)

以下是为Python进阶Day2设计的学习任务,专注于面向对象编程(OOP)的核心概念和高阶特性。代码中包含详细注释,帮助理解每个部分的实现和目的。任务目标:复习OOP基础:类、对象、继...

外婆都能学会的Python教程(二十八):Python面向对象编程(二)

前言Python是一个非常容易上手的编程语言,它的语法简单,而且功能强大,非常适合初学者学习,它的语法规则非常简单,只要按照规则写出代码,Python解释器就可以执行。下面是Python的入门教程介绍...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