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 Python 七年才发现的七件事:真正提高生产力的脚本思路
off999 2025-08-05 20:30 3 浏览 0 评论
如果你已经用 Python 写了不少脚本,却总觉得代码只是“能跑”,这篇文章或许会刷新你对这门语言的认知。以下七个思路全部来自一线实战,没有花哨的概念,只有可落地的工具与习惯。它们曾帮我省下大量无意义的调试时间,也让我在同事面前少说了几句“我再看看日志”。
让脚本自己爬起来的“自愈”模式
场景:
- 连续抓取一万条商品信息,跑到两千条时突然报错退出;
- 数据同步任务跑着跑着网络断了,整晚白跑。
过去我的做法:手动重跑、手动定位断点,第二天顶着黑眼圈继续。
现在:给主逻辑加一层“自愈”循环,崩溃后自动从失败位置继续。
import time, traceback
def task(start_index):
for i in range(start_index, 100):
print(f"Processing {i}")
if i == 42:
raise Exception("Boom!") # 模拟异常
time.sleep(0.5)
def run_resilient_task():
last_index = 0
while last_index < 100:
try:
task(last_index)
break
except Exception as e:
print("Error occurred:", e)
print(traceback.format_exc())
last_index += 1 # 关键:从下一行继续
time.sleep(1) # 短暂冷却
run_resilient_task()
核心思路:
- 用 try/except 包住整段任务;
- 出错时把“进度变量”加 1,而不是从 0 开始;
- 打印 traceback,方便事后复盘。
实际效果:一次 10 000 页的商品爬虫,从原来需要人工值守 5 小时,变为夜里挂机 30 分钟自动跑完。
不改源码也能修第三方库的“热补丁”
场景:
- 上游 SDK 的 retry 逻辑有 bug,每次失败都会无意义地等待 60 秒;
- 项目已上线,无法等官方发版,更不能把整个库 fork 一份。
做法:在运行时替换目标函数,俗称 monkey patch。
import some_library.module as m
def patched_function(*args, **kwargs):
print("Hijacked!")
return "Custom Result"
m.original_function = patched_function
注意点:
- 替换动作必须在第一次调用前完成;
- 只改方法体,不改方法签名,降低副作用;
- 在补丁处加注释,方便后续移除。
我用这招临时修过一个支付网关 SDK,上线当天完成,三天后官方发新版再把补丁删掉,整个过程对业务透明。
零准备就能追溯每一步的“事后审计日志”
场景:
- 脚本误删文件,却不知道哪一行执行了删除;
- 遗留代码更新数据库,但没有任何日志。
做法:利用 sys.settrace 在运行时打印每一次函数调用。
import sys, time
def trace_calls(frame, event, arg):
if event == "call":
code = frame.f_code
print(f"{time.strftime('%H:%M:%S')} - Calling {code.co_name} "
f"in {code.co_filename}:{frame.f_lineno}")
return trace_calls
sys.settrace(trace_calls)
def my_func():
print("Doing something risky...")
my_func()
把这段代码放在脚本最前面,就能在控制台看到时间戳、函数名、文件路径、行号。
事后排查时,把输出重定向到文件,再用 grep 搜索关键字,比翻代码快得多。
把常用小工具做成自己的“随身标准库”
场景:
- 每次新建项目都要复制粘贴 slugify、is_json 这些小函数;
- 时间一长,不同项目里的版本开始分叉,调试时搞不清哪个才是最新。
做法:
- 在 home 目录建 ~/python_utils/;
- 把通用函数按模块放好,例如 logging.py、text.py;
- 在 .bashrc 或 .zshrc 里加一行:
export PYTHONPATH="$PYTHONPATH:$HOME/python_utils"
以后在任何脚本里直接:
from my_helpers.logging import debug_log
好处:
- 真正的“一次编写,到处使用”;
- 版本统一,升级只需改一处;
- 脱离任何特定项目,换电脑也能带走。
用 argparse 让脚本秒变正经命令行工具
场景:
- 脚本参数一多,位置顺序就记不住;
- 同事运行时报错,总把第四个布尔值传反。
做法:把位置参数改成可读的标志。
import argparse
parser = argparse.ArgumentParser()
parser.add_argument('--input', required=True)
parser.add_argument('--verbose', action='store_true')
parser.add_argument('--workers', type=int, default=1)
args = parser.parse_args()
print(args.input, args.verbose, args.workers)
运行示例:
python myscript.py --input=data.csv --verbose --workers=4
进阶:
- 给常用组合起 shell 别名,例如 alias sync-dev="python sync.py --env=dev --verbose";
- 写 README 时直接贴命令,新人 30 秒就能上手。
给任意函数加“透视眼”的 @debug 装饰器
场景:
- 数据管道有 5 层转换,输出结果异常,却不知道哪一步出错;
- 不想在每一处都写 print,污染代码。
做法:写一个装饰器,自动打印函数名、参数与返回值。
def debug(func):
def wrapper(*args, **kwargs):
print(f"[DEBUG] Calling: {func.__name__}")
print(f"[DEBUG] Args: {args}, Kwargs: {kwargs}")
result = func(*args, **kwargs)
print(f"[DEBUG] Result: {result}")
return result
return wrapper
@debug
def add(a, b):
return a + b
add(5, 3)
效果:
- 一行注解即可启用/关闭调试信息;
- 对性能几乎无影响,上线前去掉装饰器即可。
三分钟搭一个一次性 HTTP 服务的 Flask 捷径
场景:
- 需要给前端同事临时接口返回 mock 数据;
- 内网工具需要一个极简 webhook 接收点;
- 把机器学习模型包成 REST API,但不想上重量级框架。
做法:
from flask import Flask, request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echo', methods=['POST'])
def echo():
data = request.json
return {'received': data}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port=5000)
运行后,POST JSON 到 http://localhost:5000/echo 即可收到回显。
用完即走,不留下冗余配置。
写在最后
以上七个技巧的共同点是:
- 不依赖特定业务,几乎任何项目都能用;
- 实现成本低,复制粘贴即可运行;
- 省下的时间可投入到真正有价值的逻辑上。
如果你刚把它们加入日常开发,大概率会遇到“为什么没早点知道”的懊恼——别慌,这正是成长的信号。把这些片段沉淀为自己的工具箱,下次写脚本时,你会多出几分从容。
相关推荐
- Python函数参数和返回值类型:让你的代码更清晰、更健壮
-
在Python开发中,你是否遇到过这些抓狂时刻?同事写的函数参数类型全靠猜调试两小时发现传了字符串给数值计算函数重构代码时不知道函数返回的是列表还是字典今天教你两招,彻底解决类型混乱问题!让你的...
- 有公司内部竟然禁用了python开发,软件开发何去何从?
-
今天有网友在某社交平台发文:有公司内部竟然禁止了python开发!帖子没几行,评论却炸锅了。有的说“太正常,Python本就不适合做大项目”,还有的反驳“飞书全员用Python”。暂且不说这家公司...
- 写 Python 七年才发现的七件事:真正提高生产力的脚本思路
-
如果你已经用Python写了不少脚本,却总觉得代码只是“能跑”,这篇文章或许会刷新你对这门语言的认知。以下七个思路全部来自一线实战,没有花哨的概念,只有可落地的工具与习惯。它们曾帮我省下大量无意义...
- 用Python写一个A*搜索算法含注释说明
-
大家好!我是幻化意识流。今天我们用Python写一个A*搜索算法的代码,我做了注释说明,欢迎大家一起学习:importheapq#定义搜索节点类,包括当前状态、从初始状态到该状态的代价g、从该状态...
- 使用python制作一个贪吃蛇游戏,并为每一句添加注释方便学习
-
今天来设计一个贪吃蛇的经典小游戏。先介绍下核心代码功能(源代码请往最后面拉):游戏功能:-四个难度等级:简单(8FPS)、中等(12FPS)、困难(18FPS)、专家(25FPS)-美...
- Python 之父 Guido van Rossum 宣布退休
-
Python之父GuidovanRossum在推特公布了自己从Dropbox公司离职的消息,并表示已经退休。他还提到自己在Dropbox担任工程师期间学到了很多东西——Python的类型注解(T...
- 4 个早该掌握的 Python 类型注解技巧
-
在Python的开发过程中,类型注解常常被忽视。但当面对一段缺乏类型提示、逻辑复杂的代码时,理解和维护成本会迅速上升,极易陷入“阅读地狱”。本文整理了4个关于Python类型注解的重要技巧...
- 让你的Python代码更易读:7个提升函数可读性的实用技巧
-
如果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很可能你已经用Python编程有一段时间了。今天,让我们聊聊可以提升你编程水平的一件事:编写易读的函数。请想一想:我们花在阅读代码上的时间大约是写代码的10倍。所以,每当你创建...
- Python异常模块和包
-
异常当检测到一个错误时,Python解释器就无法继续执行了,反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提示,这就是所谓的“异常”,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UG例如:以`r`方式打开一个不存在的文件。f=open('...
- 别再被 return 坑了!一文吃透 Python return 语句常见错误与调试方法
-
Pythonreturn语句常见错误与调试方法(结构化详解)一.语法错误:遗漏return或返回值类型错误错误场景pythondefadd(a,b):print(a+b)...
- Python数据校验不再难:Pydantic库的工程化实践指南
-
在FastAPI框架横扫Python后端开发领域的今天,其默认集成的Pydantic库正成为处理数据验证的黄金标准。这个看似简单的库究竟隐藏着哪些让开发者爱不释手的能力?本文将通过真实项目案例,带您解...
- python防诈骗的脚本带注释信息
-
以下是一个简单但功能完整的防诈骗脚本,包含URL检测、文本分析和风险评估功能。代码结构清晰,带有详细注释,适合作为个人或家庭防诈骗工具使用。这个脚本具有以下功能:文本诈骗风险分析:检测常见诈骗关键...
- Python判断语句
-
布尔类型和比较运算符布尔类型的定义:布尔类型只有两个值:True和False可以通过定义变量存储布尔类型数据:变量名称=布尔类型值(True/False)布尔类型不仅可以自行定义,同时也可通过...
- 使用python编写俄罗斯方块小游戏并为每一句添加注释,方便学习
-
先看下学习指导#俄罗斯方块游戏开发-Python学习指导##项目概述这个俄罗斯方块游戏是一个完整的Python项目,涵盖了以下重要的编程概念:-面向对象编程(OOP)-游戏开发基础-数据...
- Python十大技巧:不掌握这些,你可能一直在做无用功!
-
在编程的世界里,掌握一门语言只是起点,如何写出优雅、高效的代码才是真功夫。Python作为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之一,拥有简洁明了的语法,但要想真正精通这门语言,还需要掌握一些实用的高级技巧。一、列表推导...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一周热门
- 最近发表
- 标签列表
-
- python计时 (73)
- python安装路径 (56)
- python类型转换 (93)
- python进度条 (67)
- python吧 (67)
- python的for循环 (65)
- python格式化字符串 (61)
- python静态方法 (57)
- python列表切片 (59)
- python面向对象编程 (60)
- python 代码加密 (65)
- python串口编程 (77)
- python封装 (57)
- python读取文件夹下所有文件 (59)
- java调用python脚本 (56)
- python操作mysql数据库 (66)
- python获取列表的长度 (64)
- python接口 (63)
- python调用函数 (57)
- python多态 (60)
- python匿名函数 (59)
- python打印九九乘法表 (65)
- python赋值 (62)
- python异常 (69)
- python元祖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