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360必应搜狗淘宝本站头条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技术资源 > 正文

包学包会!Nginx限流的三种方法(nginx限流原理)

off999 2025-01-31 14:39 18 浏览 0 评论

一般对外暴露的系统,在促销或者黑客攻击时会涌来大量的请求,为了保护系统不被瞬间到来的高并发流量给打垮, 就需要限流,文章主要介绍了nginx限流方案的实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通过查看nginx官方文档,归纳为三种nginx限流方式:

  • limit_conn_zone
  • limit_req_zone
  • ngx_http_upstream_module

前两种只能对客户端(即单一ip限流),并且文档也很全,但是经过测试发现,还是无法达到官方文档所说的结果。

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前两种:

limit_conn_zone

1.1 nginx配置

http{
 limit_conn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one:10m;
 server
 {
   ......
  limit_conn one 10;
  ......
 }
}

其中“limit_conn one 10”既可以放在server层对整个server有效,也可以放在location中只对单独的location有效。该配置表明:客户端的并发连接数只能是10个。

1.2结果

ab工具20并发去请求nginx,可以看到

Complete requests: 20

Failed requests: 9

(由于nginx配置中一个ip并发连接数为10,而结果中成功数为+1的原因未知;nginx的日志中也可以看到有9个请求返回503)

limit_req_zone

2.1 nginx配置

http{
 limit_req_zone $binary_remote_addr zone=req_one:10m rate=1r/s;
 server
 {
   ......
  limit_req zone=req_one burst=120;
  ......
 }
}

其中“limit_req zone=req_one burst=120”既可以放在server层对整个server有效,也可以放在location中只对单独的location有效。

「rate=1r/s」的意思是每个地址每秒只能请求一次,也就是说令牌桶burst=120一共有120块令牌,并且每秒钟只新增1块令牌,120块令牌发完后,多出来的请求就会返回503.。

ngx_http_upstream_module

3.1 介绍

作为优秀的负载均衡模块,目前是我工作中用到最多的。其实,该模块是提供了我们需要的后端限流功能的。通过官方文档介绍,该模块有一个参数:「max_conns」可以对服务端进行限流,可惜在商业版nginx中才能使用。

然而,在nginx1.11.5版本以后,官方已经将该参数从商业版中脱离出来了,也就是说只要我们将生产上广泛使用的nginx1.9.12版本和1.10版本升级即可使用(通过测试可以看到,在旧版本的nginx中,如果加上该参数,nginx服务是无法启动的)。

3.2 配置Nginx

upstream xxxx{
  
 server 127.0.0.1:8080 max_conns=10;
  
 server 127.0.0.1:8081 max_conns=10;
  
}

3.3结果(不便截图)

用两台机器各自用ab工具向nginx发送20、30、40个并发请求:

可以看到无论并发多少,成功的请求只有12个,成功的次数会多个2个,同时1.2的测试结果中成功次数也是+1,这里是两台机器,基于此种考虑,将机器增加至三台,果然成功的次数为13个。这里得出一个假想,成功的请求数会根据客户端的+1而+1(这里只是假设)

PS:还有很重要的几点。max_conns是针对upstream中的单台server的,不是所有;nginx有个参数:worker_processes,max_conns是针对每个worker_processes的;

附ab工具安装步骤

#ab运行需要依赖apr-util包,安装命令为:
yum install apr-util
#安装依赖 yum-utils中的yumdownload 工具,如果没有找到 yumdownload 命令可以
yum install yum-utils
cd /opt
mkdir abtmp
cd abtmp
yum install yum-utils.noarch
yumdownloader httpd-tools*
rpm2cpio httpd-*.rpm | cpio -idmv
#操作完成后 将会产生一个 usr 目录 ab文件就在这个usr 目录中
#简单使用说明
./ab -c 100 -n 10000 http://127.0.0.1/index.html
#-c 100 即:每次并发100个
#-n 10000 即: 共发送10000个请求

相关推荐

python列表(List)必会的13个核心技巧(附实用方法)

列表(List)是Python入门的关键步骤,因为它是编程中最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以下是高效掌握列表的核心技巧和实用方法:一、理解列表的本质可变有序集合:可随时修改内容,保持元素顺序混合类型:一个列表...

Python列表(List)一文全掌握:核心知识点+20实战练习题

Python列表(List)知识点教程一、列表的定义与特性定义:列表是可变的有序集合,用方括号[]定义,元素用逗号分隔。list1=[1,"apple",3.14]lis...

python编程中列表常见的9大问题,你知道吗?

Python列表常见错误及解决方案列表(list)是Python中最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以下是Python列表使用中的常见错误及其解决方法:一、索引越界错误1.访问...

python之列表操作(python列表操作函数大全)

常用函数函数名功能说明append将一个元素添加到列表中names=['tom']用法:names.append('tommy')注意事项:被添加的元素只会被添加到...

7 种在 Python 中反转列表的智能方法

1.使用reverse()方法(原地)my_list=[10,12,6,34,23]my_list.reverse()print(my_list)#output:[23,34,6,12,...

Python教程-列表复制(python中列表copy的用法)

作为软件开发者,我们总是努力编写干净、简洁、高效的代码。Python列表是一种多功能的数据结构,它允许你存储一个项目的集合。在Python中,列表是可变的,这意味着你可以在创建一个列表后改变它的...

「Python程序设计」基本数据类型:列表(数组)

列表是python程序设计中的一个基本的,也是重要的数据结构。我们可以把列表数据结构,理解为其它编程语言中的数组。定义和创建列表列表中的数据元素的索引,和数组基本一致,第一个元素的索引,或者是下标为0...

Python中获取列表最后一个元素的方法

技术背景在Python编程中,经常会遇到需要获取列表最后一个元素的场景。Python提供了多种方法来实现这一需求,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实现步骤1.使用负索引-1这是最简单和最Pythoni...

Python学不会来打我(11)列表list详解:用法、场景与类型转换

在Python编程中,列表(list)是最常用且功能最强大的数据结构之一。它是一个有序、可变、支持重复元素的集合,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对象,包括整数、字符串、布尔值、甚至其他列表。本文将从基础语法开始...

零起点Python机器学习快速入门-4-4-列表操作

Python列表的基本操作展开。首先,定义了两个列表zlst和vlst并将它们的内容打印出来。接着,使用切片操作从这两个列表中提取部分元素,分别得到s2、s3和s4三个新的列表,并打...

python入门 到脱坑 基本数据类型—列表

以下是Python列表(List)的入门详解,包含基础操作、常用方法和实用技巧,适合初学者系统掌握:一、列表基础1.定义列表#空列表empty_list=[]#包含不同类型元素的列表...

Python 列表(List)完全指南:数据操作的利器

在Python中,列表(list)是一种可变序列(mutablesequence),它允许我们存储和操作一组有序数据(ordereddata)。本教程将从基础定义(basicdefiniti...

如何快速掌握 Python中列表的使用

学习python知识,好掌握Python列表的使用。从概念上来讲,Python中的列表list是一种有序、可变的容器,可以存储任意类型的数据(包括其他列表)。以下是列表的常用的操作和知识:1....

Python中的列表详解及示例(python中列表的用法)

艾瑞巴蒂干货来了,数据列表,骚话没有直接来吧列表(List)是Python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数据结构之一,它是一个有序的可变集合,可以包含任意类型的元素。列表的基本特性有序集合:元素按插入顺序存储可变...

python数据类型之列表、字典、元组、集合及操作

Python数据类型进阶:列表、字典与集合在Python中,数据类型是编程的基础,熟练掌握常用数据结构是成为高级开发者的关键。上一篇文章我们学习到了Python的数据类型:字符串(string)、数...

取消回复欢迎 发表评论: